患者服务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讲座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结直肠癌科普
信息来源:南京天印山医院医教处 发布时间:2023-04-18 浏览:1817 次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在我国,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结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癌。

07.jpg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超过90%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

2.男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高于女性。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高。研究表明有1个以上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者,其风险较无家族史人群增加2.1倍。

4.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

及肥胖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例如,肥胖可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3倍;每天吸烟>40支可增加1.4倍;过度饮酒(≥50克酒精/天)可增加1.5倍。

5.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研究表明,糖尿病不仅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3倍,还会使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增加1.2倍。

6.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大量食用加工肉类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每天摄入大于100克红肉或大于50克加工肉都会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2倍。

7.患有炎症性肠病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可使14年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4倍。

8.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遗传因素占所有结直肠癌发病因素的3%5%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警惕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黑便、便血等)、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出现上述症状须及时就医,排除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但是,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且除腹部肿块外,其余症状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特异性差。因此目前普遍认为,有无上述症状并不能作为是否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决定因素。

哪些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男性。

2.年龄≥45岁。

3.吸烟者(包括已戒烟者)。

4.体重指数≥24

5.结直肠息肉史。

6.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

7.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1.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和各种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2.要减少或者控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红肉指的是猪肉、牛肉、羊肉等,而加工肉则是肉经过熏制、烤制、腌制以及通过化学防腐剂处理过的肉制品。

3.合理搭配膳食结构,确保食物营养类型多样化,基本的谷类、肉类、蔬菜、水果每餐要保证摄入2种以上,坚持使用奶制品和豆制品,食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少吃油炸、腌制食品。

4.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导致人肥胖,体内脂肪增加,而脂肪会导致我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增加,其会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影响正常的代谢,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肥胖还会导致其他问题,如激素分泌增多、肠道炎症等,这些也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

5.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预防结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的发生风险,具体使用必须咨询医生。

6.合理体育锻炼

7.避免长期饮酒、吸烟

8.注意定期体检、定期筛查。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为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肠镜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定期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最有力武器之一,不仅可以直接检查肠道,还可以去除可疑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