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
大伙儿都懂得给自己定期安排一场洗涤灵魂的检查。

可不查不要紧,
一查竟发现自己肠子里长了息肉。

肠道里查出息肉确实不是啥好事。
但也先别惊慌。今天的文章将解答你这些疑虑。
肠息肉与肠癌关系大吗?
只能说简直就是一脉相承。
超80%的肠癌由大肠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是肠癌的近亲。
据2020年全球最新数据,肠癌已成为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人类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更是排在第二位。

息肉恶化成癌的过程大概需要5-15年的时间,
这期间的一些症状给了我们尽早发现的机会。
肠息肉是怎么被发现的?
刚出生的小息肉没什么存在感,通常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

最多平时排便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持续一周以上的腹泻或便秘。但许多人会以为是吃坏肚子。

小息肉们喜欢“猥琐发育”,等人们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往往都是它爆发了。

大便带血
表明此时的息肉们已经很强大了。

此外,许多人还会伴有腹胀和腹部绞痛。
如果你属于肠癌高危人群。

不管有无奇怪的症状,
都应该定期做大便隐血检查和直肠指检。
如有异常,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查出肠息肉后该怎么办?
1、存在误诊的可能吗?
如果平时生活习惯良好,既没有高热量饮食、不烟不酒、爱吃蔬菜水果、家里也没人患癌。
但也出现了上述症状,则有一定可能会被误诊为痔疮、结肠炎。

2、息肉什么情况下会癌变?

通常只有后者有癌变可能且腺瘤性息肉的体积越大恶变的可能就越大。

此外,如果是多发性息肉。
得不到及时治疗,癌变几率非常高(80%以上)。

3、哪种情况需要切除?
所有情况都需要切除!
如果是肿瘤性息肉,毫无疑问应该尽早消除风险。
如果是非肿瘤性息肉,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实际上,当非肿瘤性息肉生长至2cm以上很可能会挤压肠道导致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等。

对于直径小于5mm且数量少的肠息肉,可用内窥镜治疗。

对于证实有癌变或者疑似有癌变并且直径大于5mm数量较多的肠息肉,则建议择期入院通过冷切除术、高频电切术或APC术等方式治疗。

4、切除后就万事大吉了?
为了进一步明确息肉的性质、排除恶变风险,息肉被切除后应该进行病理化验。

虽然息肉被切除了,但仍有一定复发风险。不同人群还需要定制各自的复查计划。

所以,发现息肉不要慌。通过及时治疗、准确治疗,它就只不过是一坨被割下来的肉!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定期肠镜检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