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讲座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远离坏习惯 拒绝癌症找上门
信息来源:南京天印山医院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3-04-15 浏览:1444 次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第29个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8.jpg

不幸得了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我?”“癌症为什么偏偏找上我?”

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拒绝癌症找上门了?看完这些你就清醒了!

 一、不做“吸尘器”、“净化器”

1、不吸烟、二手烟

随着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的发病风险和几率也就越高。

吸烟,既害己,又害人。越早戒越好!

2、不吸厨房油烟

厨房油烟对人的影响,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油烟的吸入还可以导致肺癌。

在一篇《我国肺癌流行现状及其预防对策》中谈到,上海市对女性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烹调时室内无除油烟设备的女性肺癌危险度比室内无或少油烟雾的女性高约60%。

3、不吸装修污染

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严重2~5倍。在室内空气中,大约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氨以及酯等。 

特别是甲醛,被称为室内环境污染“第一杀手”,儿童作为敏感人群,轻则会出现轻微气喘,重则导致恶心、呕吐、水肿等病症。

4、不吸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及其衍生的化合物导致雾霾天气。2014年,发表在权威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指出,雾霾会造成PM2.5沉积于肺部引发炎症,进而导致恶性疾病。

二、不做“吃货”

1、不吃过咸

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卫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

1.jpg

2、不过多吃肉

 吃肉太多,是肠癌的高危因素。经研究发现,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大量摄取周围营养物质,从而恶性增殖。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癌症。尤其如今人们的饮食结构愈发高脂肪高蛋白化,更易诱发癌变。

3、不吃过烫

中国的食物很有特点,像火锅这类食物温度比较高,比较烫口,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反复修复,长期循环很容易导致癌症。

4、不吃槟榔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对于致癌原因:首先是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致癌的化合物;其次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2018年4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调研湖南省群众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当时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史。

5、不饮酒

2021年8月,科技部官网发布了一篇名为《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部分癌症和饮酒有关》的文章。文章援引的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证实: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1类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增加,癌症数量将进一步上升。

2.jpg

文章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建模研究表明,2020年加拿大有7000例新癌症病例和较重的饮酒模式。有关,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结肠癌病例、15%的直肠癌病例和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三、不该省则不省

1、发霉食物要舍得扔

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致癌能力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防范黄曲霉素,避免吃发霉的食物。一旦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坚果,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花生油同样不宜长时间存放,一旦发霉就应立刻丢掉。

88.jpg

2、隔夜饭菜要舍得扔

老一辈很多都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是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营养医师介绍,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就会转变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多。偶尔吃一顿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长期吃这样的剩菜,摄入的亚硝酸盐很多,从而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会致癌。

四、不做“懒虫”

1、懒得运动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觉了;能坐车绝不走着,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一点儿也不舍得花点力气锻炼,长期这样缺乏锻炼,患癌风险真的会增加!世卫组织早在2013年就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死亡风险因素。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

2、懒得上厕所

忙着工作,忙着打牌,在外找不到卫生间……懒得上厕所,身体就会受影响。习惯了憋尿,不但会损伤膀胱,增加尿频、尿失禁风险;降低膀胱黏膜抵抗力,易发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肾脏,刺激前列腺,诱发炎症等。有研究显示,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更高。

3、懒得体检

懒得去体检、懒得去医院,想给自己省点事,没想到最终却大病一场!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查出癌症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五、不“作妖” 

1、长期熬夜

熬夜,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打游戏、追剧、刷小视频……根本停不下来,但是熬的不是夜,熬得是命。长期熬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4.jpg

2、长期过劳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加班熬夜、奔波打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但是,人体就像一个弹簧,过度劳累直接导致人体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

5.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师表示,预防防癌,不要过度劳累。以前,看的肺癌病人都年纪大比较;后来,他们的年龄开始和自己相似,有一些患者比自己还年轻。这种变化让我开始关注肺癌患者的共性。发现很多患者都特别劳累、工作压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还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重度抽烟。

3、不规律饮食

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比如:为了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生活无规律,吃饭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甚至经常连早餐都不吃,有时还暴饮暴食;熏肉、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使用多次的高温食用油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质。